500萬!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首推“CGPI兼愛獎學金”
2021盖茨年信 | 这一年,全球健康与你我休戚与共
馬蔚華主席榮獲2020年度公益人物,學院榮獲2020年度公益企業
中国首家独立注冊的公益学院迎来五周年庆——比尔?盖茨等中外慈善家携手推动公益教育再出发
EMP2020秋季班開學典禮今日在深舉行
喜报 马蔚华主席当选“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第五屆鵬城慈善獎發布:學院榮獲“鵬城慈善典範機構”、馬蔚華主席榮獲“鵬城慈善40年致敬人物”
疫情下的公益大考,如何化危爲機專業築善——國際公益學院EMP2020春季開學典禮在深舉行
兩國領導人見證中意慈善論壇合作備忘錄簽署
馬蔚華主席被聘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特別顧問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特聘教授唐昊主持“區域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與平台型組織的角色”主題圓桌論壇。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高級分析員曾偉玲圍繞“區域社會組織發展的實踐路徑與模式”做主題發言。
¥
免費
¥199
¥36
¥29.9
校友董方軍:一個人的桃花島
不管是在法國還是在中國,我們文化的根基都是在鄉村,可是人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城市,我們應該返回來關注鄉村。幸運的是,鄉村都還在,我們還有機會重新找回它。
詳情>
EMP學員陶勇:如果我們能給他帶去哪怕一點點光明,他的人生就是不一樣的
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EMP2020春季班)是可以攻克各種疑難雜症的優秀醫生,但鮮爲人知的是在他從醫多年的背後,還有著很多溫情的故事。在《朗讀者》節目中陶勇醫生做了分享“曾有人奮不顧身爲我擋刀,我反而覺得在門診最安全”
EMP学员万飞 万家无暴,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從警30年的他,爲何專職反家暴?本期EMP故事與您分享EMP2020春季班(13期)新生、湖北監利縣藍天下婦女兒童維權協會會長萬飛的公益故事。
GPL学员 张君婷当选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2020年8月17日,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GPL2018級學員、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董事長張君婷當選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常務委員會委員,並在天津市分會場出席會議。
EMP学员刘启芳:一“心”换万“心” 《加油,脱贫攻坚》
本期《加油!脫貧攻堅》的主人公是EMP2020春季班新生、長春淨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精誠社工服務中心理事長劉啓芳。自2013年起,劉啓芳放下北京的事業和生活,帶著僅一歲的女兒,志願來到吉林長春,發起“吉心工程”,幫助心髒病患者。七年的時間,她克服重重困難,帶領一支一千人的志願者團隊,在健康扶貧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幫助一萬多名的心髒病患者,重獲生命希望,重拾生活的幸福。
EMP校友 Wilson何韫能和他的公益创业之路
他是何韫能,大家更习惯叫他Wilson, 目前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国际慈善管理(EMP)专业就读。和很多来自公益机构的同学相比,Wilson更像个异类。作为生意人,他从不掩饰对利益和效率的追逐,有时因为“乌烟瘴气”的观点被一些同学质疑。是他不懂公益圈儿,还是太过激进?或是长期以来,公益和商业之间在政策环境、运作和观念上存在太多鸿沟?
EMP校友柳莺:與鍾南山院士一起尋找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
EMP2014春季班校友(2期)、好好成長助學基金創始人、中國兒童電影公益基金創始人柳莺接受《社會創新家》的采訪,暢談她參與鍾南山院士牽頭發起的“中國患者援助聯盟”與“處方關愛”的項目及疫情期間的公益經曆。
EMP學員胡博思:順應生命的流動,卻從不隨波逐流
通過系統學習和與小夥伴們的交流,小蘿蔔愈發明確自己的公益目標,希望通過音樂去鏈接需要被幫助的人。她相信,無論是施方還是受方,只有站在相同的層面,善才有可能被最大程度地激發。而音樂,具備讓人産生共情的力量。
EMP學員楊金钰:你問我要去往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想來想去,就先學習吧,于是,就報名到國際公益學院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知道了影響力投資,也了解了他是既有商業回報,也有社會價值和環境影響考量的公益慈善前沿。用創新的手段解決社會問題,實現自我造血式的發展,影響力投資是真正的授人以漁。
EMP校友夏嘉祥:不在于一個人做很多,而在于每個人都做一點點
“潜爱”作为国内首家以珊瑚礁保育为核心业务的海洋公益机构,这次活動是潜爱深圳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中的一部分。“我们坚持了8年,一直希望看到的,但这是第一次拍到。”大鹏新区珊瑚保育联合会(下称“潜爱”)秘书长、EMP2019秋季班学员夏嘉祥介绍。
EMP學員、文雅獎學金獲得者於若飛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共同頒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表彰青年中的優秀典型和模範代表。EMP2018年秋季班學員於若飛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EMP校友李紅梅助力國際潮團總會積極參與國際抗疫行動
2020年3月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各地蔓延並迅速爆發,多個國家抗疫防護物資開始出現緊缺甚至匮乏的狀態。全球潮人文化大使、央視發現之旅《大國人文》主持人、EMP2017年秋校友李紅梅助力國際抗疫行動,並在“第21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籌委會抗疫服務志願團”中擔任物流組副組長。
EMP校友企業英格瑪助力“脫貧攻堅”倡議被國務院扶貧辦采納
EMP2017秋季班校友、英格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樂助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兼會長莊志親自提交了《致國務院扶貧辦的一封信》,提出了“包村脫貧”的建議和申請,期望能爲“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力量。收到信件後,國務院扶貧辦快速響應,4月4日加急發出了《關于請推薦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參與發起挂牌督戰倡議的函》。
EMP學員惠若琪:告別十年國家隊生涯,守護一群孩子的夢想
國際公益學院EMP學員惠若琪,奧運冠軍、前中國女排隊長,她用十年拼搏達成了自己的夢想。退役後,她積極投身公益,四處奔波爲山區孩子建立體育教室,從運動員到公益人,一直堅持自己熱愛的事情,她說:“體育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希望它能給更多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EMP校友丨嚴虹:東部航空直升機千裏馳援武漢,運送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
EMP校友嚴虹,京泰防護董事長,十分行動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爲疫情最爲嚴重且防疫物資緊缺的武漢多家醫院、以及正在支援武漢抗戰的醫療隊籌集了一批醫療用品和緊缺物資,將投送至武漢中心醫院,物資爲疫情防控亟需的醫用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
GPL | 安讯科技董事长饶翔:捐赠大数据筛查系统,助力南京市疫情防控
GPL2018级学员、南京安讯科技董事长饶翔心系抗疫一线,1月28日启动开发安讯大数据疫情防控系统,并第一时间与防疫指挥部联系,将该系统免費捐赠给南京市民政局,2月10日在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上线使用。截至2月15日,短短的5天已在全区13个街道120个社区共700多个卡点投入全面使用。
EMP校友|康峰:15萬個口罩投放武漢三大火車站仍顯不足
“作为社会组织慈善组织,政府主导的这样一次防控救援活動我们不能添乱。所以,我们是否发布募捐信息,第一我们要了解防控需求;第二个要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要做到清晰、对等。”康峰说。
CGPI校友在行动 | 让一线医疗工作者子女直接录取免学费
EMP6班校友、廣州高新教育集團董事長張天培所在企業廣州高新教育集團旗下三所基礎教育學校:四川自貢衡川實驗學校、江西贛州大余衡水實驗學校和浙江嘉興平湖杭州灣實驗學校同一天相繼對外發布公告:對一線醫療工作者的子女進行直接錄取,2020年入學,免學段內學費。
公益管理華東班校友丨袁帥堅持做公益,登上央視直播間
12月10日,在CCTV-13 新聞频道“新聞直播间”栏目中,一位公益管理华东班校友袁帅出镜了!
校友篇丨校友代表分享:收獲滿滿,祝福滿滿
知行並進,共譜華章。學生是學院的立院之本,校友是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學院最重要的成果。在四周年慶典上,四位校友作爲代表分享了他們的學習收獲和公益行動。以下是分享摘錄。
EMP学员风采 | 张军茹:给“西西弗斯们”找个赚钱的工作
EMP2018春季班學員、北京愛心金羽翼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張軍茹日前接受了《社會創新家》的采訪。曾經敢想敢做的張軍茹如今想“往後退”。在她看來,適當的後退是守,也是進。
EMP8期班校友魏薇冠名捐贈“睿泉廳”
魏薇校友在分享中講道:“回顧在學院學習的兩年,自己對公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通過和學院以及校友的鏈接,繼續探索自己的公益事業,以投資的杠杆理念,推動公益更加高效地實踐。雖然這次捐贈主要來自于個人投資收益,自己所在的投資公司也通過返還管理費用的方式支持公益。這次捐贈既是個人的心意,也是公司的心意。”
遊忠惠出席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9
2019年9月9日,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9在濟南舉行。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海雲天科技創始人、海雲天科技董事長、拓維信息董事、教育首席戰略官遊忠惠作爲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企業家代表出席了此次峰會。
EMP丨張天培以班級名義冠名捐贈平面教室共建CGPI
在學院成立四周年之際,張天培校友感念母校和同窗情誼,以班級名義冠名學院深圳校區平面教室,爲學院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益陸廳也是學院成立以來第一個校友基建冠名。
EMP | 4天3夜106公里徒步戈壁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理事長程雯,2014年秋季入讀國際慈善管理EMP課程,該基金會秘書長、“好校長成長計劃”項目主要策劃人及執行者——丁睿潔爲EMP2015春季班校友。
EMP丨莊志出任法國裏昂商學院全球人力資源與組織創新中心顧問委員
2019年8月16日,法國裏昂商學院全球人力資源與組織創新中心在上海成立EMP2017年秋季班學員、英格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莊志成爲該中心顧問委員之一,與行業優秀學者和企業高管深度互動。
秦丹楓解讀設計師“設計”的基金會有哪些創新?
《社會創新家》專訪了創基金秘書長、EMP2014年秋季班校友秦丹楓,解讀創基金的創新公益。作爲一家帶有設計專業背景的公益基金會,創基金在公益行動中經過了怎樣的探索?
GPL丨徐志鵬組織世屹集團第一時間馳援“利奇馬”災區
8月15日,國際公益學院GPL成員徐志鵬先生帶領世屹集團與107交通廣播一起,組成救災隊伍,將救災物資迅速送到青州譚坊鎮和東夏鎮鎮政府,統一整合後發放到受災群衆手中,保證救援物資及時發揮作用,幫助受災群衆盡快恢複生産。
EMP丨徐靓:世界母乳喂養周談立法促母乳喂養之路
母乳喂養立法的推進讓徐靓感到興奮。她說,6年前母乳愛剛成立時,她沒想過可以助力廣州的母嬰室建設,更沒想到母乳喂養還可以立法。“母乳喂養立法,歸根到底是因爲城市的創新性和包容性,給了哺乳媽媽們更多的支持和選擇。”徐靓說。
GPL | 乔迁:人生原则和自由的三重境界
作爲國際公益學院“全球善財領袖計劃”成員,喬遷在2016年見到了自己人生的偶像——比爾·蓋茨先生。“蓋茨很年輕的時候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沒有在利己的巨富中止步。他在幫助解決世界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幸福。”
刘欣Lucia Liu 当选达沃斯2019全球杰出青年
不同于一般企業家先事業有成再回饋社會的傳統理念,做事情喜歡用“共益”模式的劉欣用自己的實際經曆探討了年輕人或家族企業後代們同時發展公益與事業的做法所帶來的價值與思考。“越早公益就會越多受益。”劉欣強調。
中印文化公益藝術交流中國式旅程正式開啓
“中印宇宙公益藝術獎學金”項目是學院GPL校友奚志勇發起的上海親和宇宙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在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公益項目之一。
水滴公司獲《中國企業家》“2019中國科創企業百強”獎
2019年7月8日,在新領袖創新大課暨2019(第十九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水滴公司獲頒“2019中國科創企業百強”獎項。該年會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9屆。
中國廁所先生錢軍:爲改善人類的如廁環境而“糞鬥
做公益以前,錢軍是成功的企業家,搞物流、辦餐飲、做金融,商業做得“順風順水”。2011年,他被診斷患上腫瘤,這個腫瘤讓我開始反思,天天拼這些的意義是什麽?人活著有什麽價值?”他和妻子是虔誠的佛教徒,“我和太太在佛祖跟前許過願,要爲他者盡一份力,當時我們計劃將來做公益。”總以爲未來還很長,想做的事情可以遲點再做,腫瘤風波刺激錢軍當即行動。
服刑人員子女的困境,林敏明看到了
“我们在狱中开展‘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营等活動,联系司法部门帮服刑人员孩子解决各种问题,协调民政帮这些家庭申请低保救助的‘兜底’工作,请教育部门陪伴教育孩子,联络共青团‘入户探访’……”林敏明一个一个地数着。这些事情,他用警察的身份没有办法做到。他开始“撕掉标签”“不用名字”,警察林敏明变成了雄熊叔叔。
張帆:生命視角下的公益邏輯
EMP2016年春季班、ELP2017校友、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张帆理事长作为国际公益学院“国际领导力—语言强化项目(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EMP-IEP)”第三期学员,在美国乔治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成2019年春季学期课程。此文为张帆理事长 “中国公益领导人国际领导力”的项目结业总结。
孔維:“長期失蹤”娛樂圈的“東方茱莉亞羅伯茨”
“我期望我能夠再出人頭地,我希望能夠再讓公衆認識我,同時我明白這樣可以給項目帶來更多的力量,我的項目可以做得更好。”
劉欣獲2019中國慈善榜“慈善榜樣”:越早公益,越多受益
4月28日,第十六屆(2019)中國慈善榜在京發布。國際公益學院榮獲“慈善榜樣”,國際公益學院國際慈善管理EMP項目榮獲“年度慈善項目"獎項。EMP2016年春季(五期)校友、美國誠信集團執行董事劉欣榮獲“慈善榜樣”獎項。
劉旻昊:生物女學霸的公益跨界
“我相信只要西湖大學這條路走下去,中國大地上一定會有一批和西湖一樣的大學,爲了同樣的目標,和公立大學一起,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夢想努力。”
張帆:一家民間草根機構對鄉村教育的系統性實驗
“弘慧基金會要立足湖南,爲民間組織介入鄉村教育實踐出一整套可複制的應對方案。”
EMP|李哲:親子閱讀,既要陪伴,更要科學
“2018年度愛閱童書100”發布,EMP2016深圳班第五期校友、深圳愛閱基金會秘書長李哲談親子閱讀
EMP|常青:我願心存所有美好,待暖心蔓延到所有角落
“這一生只做一件事:讓慈善公益真實的影響每個階層,參與社會構建而非僅僅促進金錢流動。我要做的公益不是簡單的將富人的錢掏出來給社會底層的人讓他們的思想固化,而是要向社會投放一種良知,去改變每個階層的認知,讓慈善公益融入每個人的生活。這,就是我的使命!”
ELP張伯駒:敢于真實
經曆了與自然之友“共生”的十幾年之後,張伯駒形容彼此的關系是“互相刻畫,互相塑造”。
奧巴馬基金會青年領袖張君婷:慈善傳承與創新
因循“引领国际善财领袖创新向善”的理念,经过3个月的筹备、初选与面试,由東西方慈善論壇与国际公益学院国际善财公益创新中心联合奥巴马基金会共同推动的“奥巴马基金会亚太青年领袖学者计划 “选拔圆满结束。国际公益学院校友张君婷正式当选“奥巴马青年领袖“,她将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将于2019年1月于夏威夷举办的奥巴马基金会亚太青年领袖峰会并在未来一年与其他代表一起为社区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奧巴馬基金會亞太青年領袖項目旨在培育與支持有能力爲全球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青年領袖,共同應對世界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並通過舉辦“亞太青年領袖峰會”爲代表們創建深入研討交流平台,同時探尋如何提供機會與資源以支持他們的未來事業,共同建立一個互相支撐且能推動社會發展的亞太青年領導力群體。
EMP校友 | 29岁辞去副教授、40岁告别商业,专注弃婴养护,徐朴:愿做小小的量变
“只要這是一件促進社會的事情,你就要相信,做的人多了、積累多了,這件事才會發生質變。我們現在就是在努力地做小小的量變。”徐樸說。
EMP | 苗世明:小朋友画廊——用美去打动公众
去年,公益筹款活動“一元购画”刷爆朋友圈,短短半天时间引发580万人次参与,筹款约1100万元。这也让创始人苗世明和他的机构饱受质疑。“一元购画”爆红之后的半年,苗世明一直在反思。现在,他开始“放慢脚步”,精细化运营WABC,尝试输出服务模式,计划做社会企业自我“造血”,并希望打造一个类似“熄灯一小时”的全球性倡导,呼吁社会接纳特殊人群。
EMP新生力量 | 90后偏执狂曾拒哈佛offer,"公平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业"
張碧巍是北京音畫夢想社會工作事務所(以下簡稱“音畫夢想”)創始人。音畫夢想是一家致力于用創新的體驗式藝術教育提升兒童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非營利教育機構。三年前,張碧巍接手音畫夢想時,它是一個松散的大學生聯盟,面臨解散。今天,音畫夢想已成爲一家年籌資額1500萬,擁有15名正式員工的“明星”組織。截至2017年6月,受益于音畫夢想“藝術+”項目的兒童已達233870人次。張碧巍計劃到2020年服務1000萬人次的鄉村兒童。
GPL | 乔迁:这件事我做对了!
2009年聖誕節前夕,在將自己苦心經營了15年的企業賣給一家上市公司後,喬遷踏上了飛往太平洋彼岸的航班與家人團聚。然而,東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差異卻成爲他和長子之間交流的最大障礙。
EMP新生力量 | 和西梅:那孩子望向我的瞬间,我已泪流满面
只要走進她的心裏,你還是能發現一個不會下意識回避視線、永遠天真的眼神,她看著你,“仿佛過去所有經曆過的苦難一下子都抹掉了”。
GPL | 张君婷出席海峡两岸慈善论坛 慈善接力,薪火相传
中國民營企業的傳承,既是企業的傳承,也是家族的傳承。張君婷認爲,父母的言傳身教教會了她感恩他人、回饋社會,家族的責任讓她自然而然地承擔起傳承父輩慈善精神的使命。責任與使命是她堅定的動力,以“利他之心”創造經濟價值的基礎上,履行社會價值和意義。
喜訊!恭喜EMP/GPL學員錢軍發起的昆山昱庭公益基金會廢紙置換廁紙項目入選第十屆“中華慈善獎”候選名單!(網絡投票中)
喜訊!第十屆“中華慈善獎”候選名單揭曉!恭喜國際公益學院EMP學員錢軍發起的昆山昱庭公益基金會廢紙置換廁紙項目入選第十屆“中華慈善獎”候選名單(慈善項目、信托)!
張帆:本地力量起來了,鄉村教育才有希望
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名氣不大,成立于2008年。2013年,一份收錄了全國4000多家教育公益組織的名錄裏,竟然找不到它的名字。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張帆一方面承認,最初幾年他們只顧埋頭苦幹,太局限;另一方面,他也堅持做教育公益必需紮根,“根深才能葉茂”,要先在一個地方把渠道做順暢。
EMP-ELP項目校友分享會紀實——重返哈佛,再回初心
2018年3月19日,刚刚经历过一场暴风雪,料峭春寒的波士顿迎来了久违的明媚阳光,哈佛达理欧奖学金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EMP-ELP)二期班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隆重开课。
EMP-ELP項目第六天學習日志:感恩與傳承,探索非舒適區
3月19日,波士頓白雪皚皚,陽光燦爛,空氣冷冽,在哈佛肯尼迪學院的兩周課程也正式拉開了序幕。ELP二期同學們一抵達就迫不及待的在哈佛這個學術殿堂徜徉。藍天厚土黑水白雪,馬路上不斷有僅著T恤短褲的跑者,湖面上熱火朝天訓練的劃艇隊員,撲面而來濃厚的體育鍛煉的氛圍,冰天雪地中的堅持和對意志的磨煉,讓緊張學習中略有疲憊的我們,不知不覺就鬥志昂揚,興奮的期待著後續的精彩。
EMP-ELP第五天学习日志:Does the data tell truth?
3月16日我们迎来了在华盛顿的最后一课,也奏响了接下来两周在哈佛大学访问学习的序章。来自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Ash Center的Edward Cunningham 老师近期在带领一项有关“中国精英捐赠”的研究,并通过可视化数据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课堂上Edward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他们团队通过数据研究和分析所窥探到的关于中国精英慈善的11个洞见,并与美国慈善现状进行对比,带领我们思考如何在统计数据里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数据背后反映的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方面的事实、差异和原因。但同时也提示我们:统计数据既能向我们揭示一些东西,但往往也会掩盖一些东西。Does the data tell truth? That is a question!
友情鏈接